國家體育總局、國家發改委、國家旅遊局日前印發了《京津冀健身休閑運動協同發展規劃(2016—2025年)》。規劃提出,到2020年京津冀地區常住人口中經常參加健身休閑活動人數達到3850萬,到2025年達到4150萬,推動實現全國“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
根據京津冀三地功能定位,規劃提出,構建“一地”“五區”“五帶”“六路”基本空間布局。
以健身休閑運動為龍頭,形成區域健身休閑產業聚集區,打造國際知名運動休閑目的地。
以雄安新區為中心,在北京南部建設與雄安新區發展定位相適應、引領世界健身休閑運動的國家運動休閑試驗區;
以崇禮為中心,在北京西北建設以開展冰雪和戶外休閑運動為主的國家運動休閑區;
以興隆為中心,在北京東北建設以開展山地戶外健身休閑運動為主的國家運動休閑區;
以“淶水—淶源—易縣”為中心,在北京西南建設以開展山地戶外和水上健身休閑運動為主的國家運動休閑區;
以通州為中心,在北京東部建設與世界一流城市副中心相配套的、以城市社區健身休閑為主的國家運動休閑區。
同時,依托京津冀三地自然資源和已建成的近160個健身休閑運動場地,打造草原、山野、濕地(水庫)、濱海港口、冰雪五條運動休閑帶。沿著以北京為中心向六個方向放射的交通運輸主幹線,打造滿足群眾多元健身需求的運動休閑城市、運動休閑特色小鎮、運動休閑鄉村,形成六條運動休閑走廊。
規劃還提出,建立京津冀三地體育場館設施共建共享機製,打造一批群眾參與度高、國內外影響力大、示範帶動作用強的京津冀冰雪運動品牌賽事。京津冀三地要建立聯動協調機製,協調解決京津冀健身休閑運動協同發展中的重大問題
根據京津冀三地功能定位,規劃提出,構建“一地”“五區”“五帶”“六路”基本空間布局。
以健身休閑運動為龍頭,形成區域健身休閑產業聚集區,打造國際知名運動休閑目的地。
以雄安新區為中心,在北京南部建設與雄安新區發展定位相適應、引領世界健身休閑運動的國家運動休閑試驗區;
以崇禮為中心,在北京西北建設以開展冰雪和戶外休閑運動為主的國家運動休閑區;
以興隆為中心,在北京東北建設以開展山地戶外健身休閑運動為主的國家運動休閑區;
以“淶水—淶源—易縣”為中心,在北京西南建設以開展山地戶外和水上健身休閑運動為主的國家運動休閑區;
以通州為中心,在北京東部建設與世界一流城市副中心相配套的、以城市社區健身休閑為主的國家運動休閑區。
同時,依托京津冀三地自然資源和已建成的近160個健身休閑運動場地,打造草原、山野、濕地(水庫)、濱海港口、冰雪五條運動休閑帶。沿著以北京為中心向六個方向放射的交通運輸主幹線,打造滿足群眾多元健身需求的運動休閑城市、運動休閑特色小鎮、運動休閑鄉村,形成六條運動休閑走廊。
規劃還提出,建立京津冀三地體育場館設施共建共享機製,打造一批群眾參與度高、國內外影響力大、示範帶動作用強的京津冀冰雪運動品牌賽事。京津冀三地要建立聯動協調機製,協調解決京津冀健身休閑運動協同發展中的重大問題